时务分类文编卷十一
农政
农政
陈次亮
区田之法传于伊尹分行布种浇培粪壅如种菜茹一亩之获可三十倍厥后仿而行之者或效或不甚效或倍获或数倍十数倍不等从可知地力之肥瘠树获之多寡统视人功之勤惰以为差所谓上农夫食九人其次食七人最下食五人者卤莽灭裂断无幸获藨致功必有丰殷此盘庚所以致戒于惰农后稷所以开基于穑事也方今万里疆垂幅员日广劳农劝相久矣不闻山泽瘠土之民尚或课雨量晴胼胝力作至于平原沃土愚惰之农夫每岁仲春依时下种不培不壅不耕不耘一任其自生自长潦草而收之水旱听于天肥硗听于地年丰则温饱奢佚岁歉则转徙流亡民无安土之心人鲜有生之乐向尝疑古人省耕省歛兴发补助何若是其纷纷然不惮烦也得毋扰民实甚今而知民性本愚民情好逸农功之惰世道之忧上下日忧不足由是而荒政兴焉赈事起焉扶伤救死苟且补苴饥寒垂毙之民其得活者几何矣中国农政自齐民要术外罕有专书乡曲老农卜岁祈年间有传习泰西以商立国而人稠地狭农政亦所究心农事有书植物有学近更化分土质审别精粗故能百产蕃昌亩收十倍所验各土质外植物所断不可缺者有三曰硷曰磷曰钙硷则草积水酝酿而成钙则中国之石灰是已有取之于山者有出之于地者有骨角所成者有螺蛤之壳所化者磷则海岛鸟粪所含最多中土致之匪易然橐驼马人畜之矢溺皮毛骨革及腐草败木之闲均含此质所谓朽腐化为神奇也中国之民知其事而不明其理故深根厚壅寖久而自失其传同此人民同此土地而今之与古腴瘠不同贫富不同者教不教之分耳谓宜荟萃中外农书博采旁稽详加论说宜古亦宜今宜西亦宜中宜南亦宜北不求难得之物不为难晓之文括以歌辞征以事实颁之乡塾以教童蒙俾蔀屋穷檐转相告语家人妇子力穑劝功而后加以董劝之章导以积储之备兴水利以防旱潦勤纺织以殖货财斯农政可兴农功可立民生日厚而民气日强也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古之人君国子民其为民谋不若使民自为谋而欲使民知自为谋必先赖上之代民谋视人如己治国如家无一日之安闲而有百年之乐利者自尧舜禹汤文武以来胥是道也
蚕桑
陈次亮
蚕桑之利惟中国为最广亦惟中国为最先禹贡九州桑土居其七古圣王山龙藻火肇启冠裳五色垂文七襄制锦君子之泽万世不可忘已汉明帝时佛入中国天竺吉贝与之偕来柔温和亦称利用然宜冬宜夏纺织之利祗与麻枲同功至于西戎北狄毳幕毡裘九夷八蛮文身断发大秦夙称殷富亦仅以金绒火浣自夸纂组之工纵雾縠冰绡曾何足以章身适体也通商而后湖丝一物遂与茶荈同为出口之大宗综计每年值白金四千余万西人素工心计非不欲自行种植暗收利权而种桑之地方必燥湿合度养蚕之天气必寒暖适中不居温带之间不足以蕃滋畅茂故通商六十载自意大利东洋而外出丝之地罕有所闻天若特留此利源以保我中国亿万年之富庶也者今日万邦风气渐启文明不惟泰西各国达官富人附体之衣非丝不服即下至非美澳三洲南洋万岛巫来由各种族亦各飞轻裾曳长袖争奇艳彼此以华丽相高丝绢之用日益多蚕桑之利日益广再阅数百载将徧及于地球亿万万人我三古圣人显庸创制衣被天下之心至斯乃大慰也惟自中邦丧乱桑株摧伐养蚕之法强半失传必须广劝民间一律仿种由官筹购给桑秧屋隙田塍徧行栽植仍顾觅养蚕妇女详教以浴蚕上箔之方汇刊农桑各书删繁撷要散给乡闾俾识字之民转相劝导闻意大利养蚕之法考验尤精蚕病测以窥筩不致互相传染缫丝代以机器不使偶有弃遗亦宜译专书兼筹巨民心未明者牖而觉之民力不足者辅而行之统饬牧令各官列入养民要政不得假手胥役不得徒托空言不得藉口于土性之不宜民情之不愿盖植桑则山巅水澨无往不宜饲蚕则柘青刚无施不可小民难与图始可与乐成教之有难易为之有迟速断未有有其事而无其功者末世富强之策更仆难终然或迂远而难成或积久而生弊中邦作赋首重农桑伊古以来国之大本而利为人所难夺事为我所优为以爱民利物之心收怀远招携之益所谓大用之而大效小用之而小效者伟矣昌矣非一孔之士所得详矣
日本丝业宜整顿论
译日本报
日本产丝数目。近年有加无减。每年所产。不下五十兆九十二万八千四百元。此系上年出口丝价加之丝巾绸共计六十六兆七十三万元而日本货出口总价。不过一百三十六兆元。是丝一项。已过其价之三分之一矣。自一千八百六十八年起。出口之丝。年年递加。上年数目。与六十八年相比。计加七八倍之多。至是年十月。横滨丝业。忽大减色。本年气候不正。加之暮春降霜。所出茧数。因之大减日本之丝。向来美国所销最广。近因美国公举总统及银价加涨各故。此业颇觉减成。再茧数既减。价顿昂贵。西商坐待低价。不愿办货。近幸银价已落。本月二十日。成交之丝。计五百八十包。所有静冈丝。每包贵至八百元。现在丝市颇有起色。可望畅销。惟丝一物。非仅日本有之。论货之优劣。则以法意所出为最佳。论货之多寡。又以中国所出为最多。日本尚在人后。均弗如也。其丝业之利。恐为各国所夺。如欲与之比赛。惟有整顿做丝之法。俾日本之丝。得与各国并驾齐驱。做丝固须整顿。织绸尤宜推广。凡织绸。选丝之佳者作为经。丝之次者作为纬。昔美国选丝。不甚讲究。其织工比之欧洲。相去悬殊。近聘欧洲机匠来美。将法传授。日渐精进。织绸颇佳。惟所用经线。皆取自意法及中国所缫之丝。以日本丝作经线者。盖罕见也。有某君赴美国各织绸局。近回日本。谓凡用日本丝作经线者。如丝已染色。有碎屑落积绸机四周。织成之绸色不鲜明。日本之丝种类亦颇不少固不致种种如此。但出口至美国者。大概有此弊病。又凡用意法及中国所缫之丝。作为经线。绸机四周。碎屑甚少。因丝底既佳。虽为绸机所磨擦。亦无縻费之料。织成绸。光彩甚佳。由是观之。日本丝之销路不畅。非无故也。欲挽回日本丝业。非力行整顿不可。日本所出之丝。以货之高低而论。每自以为比中国尤佳。其实此业若不从速振兴。华人将独擅其利矣。此论为日人某甲所着所论弊病盖提撕警觉之意也
英名士日也美崇氏论中国纺缫业
日也美崇
沪滨之地。有二缫纺公司。一则专事纺缫。一则兼绵布机织之业。其专事纺缫者。有锤数一万五千。而兼机织者。有锤数二万五千。备织机五百五十架。将有渐次兴旺之势。二公司并称系商民私立。究其实情。盖为有司所营也。故政府附与特权。而保护其业务矣。政府之意。以为若不出此策。则根基不得巩固。苟根基不固。奈他人亦兴此种工业。而搀夺其利何。国内人犹可恕。独恐外国人。亦将夺我利也。盖华人心怀危惧者如斯耳。查两公司。其一在九十三年十月。为火所灾。该公司不订火灾保险。遂至赀财荡尽。损失甚巨。闻烧后欲扩大规模。经营惨澹。将装置纺锤十万。织机一千五百架。外国商工等。众欲于中国公开埠头。兴制造诸业。屡请中国政府。该政府百方设辞。婉拒绝之。欲不与外人以利权。甚至谕令海关。谓非经政府允准者。禁输进一切纺缫机器。于是列国工商等。联成一气。以反抗其专横矣。虽中国政府。不准输进此种机器。然已有通商条约明文矣。假使藉词推托。而与条约相背。则模棱解释。恶能禁外人输进货物哉。意中国政府。盖谓若使外邦之人。于国内兴纺缫等业。则横夺劳工之银。遂使国内劳工。立见困弊也。抑知外人于中国内。兴纺缫织机等业。不独不损害中国。却足诱起该业兴盛焉。何也。曰。外国赀本利息甚低。藉此低息赀本。利用运为。兴其商业。则岂非大利益之事哉。况中国目下。正望得此种赀本也。且纺缫棉布。需用日。当此之时。得外邦在内地兴业。则物产出于国内。其便且益也。不待智者而知矣。不见中国岁岁掷四五百万镑。仰供给于海外。以充其日用乎。岁縻四五百万镑巨赀。呜呼。其不利炳然如是也。苟中国内地。此种工业未兴。虽当此时。我英制造此等机器。得利者寡。至若满查士太即英国纺缫业最盛之地之收益。则盖巨大耳。要之中国政府。若必划定一区。始准兴纺缫工业。甯使商工业务。依然狭小。不计千百年后。到底有何等国益也。若各国公开其内地。准兴诸种工业。则虽孟买兰加士耶儿并为纺缫业殷盛之地等。亦称其为劲敌。中国之利益。盖莫大焉。当是之时。我英向华贸易交通。不须固守现时步武。事机为之一转。可无论矣。
论杭州缫丝厂
日本驻杭州领事。具报本国政府云。杭州富商丁丙及庞元济等为首。在杭州武林门外。拱宸桥西南数百步。建设制丝所。曰。世经缫丝厂。以本年八月初旬。兴始创业矣。该厂赀本三十万两。工在楼上。用日本煤。一日二吨有余。机器用上海磨宜笃公司所制造。与怡和洋行制丝所使用相同。皆新式也。现置二百八个锅。每一个锅。置采丝口六。若总用此等锅采丝。一日可以制茧丝一担。然当时女工之数寡少。故不备使用。女工之数。殆二百人。其三之二募诸上海。其余募于本地者也。其熟练技艺者。能缫丝四缕。至其未熟者。则不过缫丝二缕耳。一日服劳十二点钟夜间不用执业。盖虑其危也。意异日电灯或瓦斯灯。创设既备。亦必执烛从业也。女工一日得工银六十仙。至下等十仙。现今所用之制丝原茧。乃余杭县仓前所产。品质良好。称杭州第一。每担值价百两。闻此地水质甚佳。故制丝优于上海云。丁丙及庞元济等。又于塘栖镇欲建设一制丝所。现在尚未竣工。此地在仁和县运河之旁。然其规模似不及杭州丝厂。又卜地于运河西岸。欲设立纺缫所。集赀本八十万两。将以明年六月兴办。其所用机器。乃英国喜在令董制造。锤数一万五千。将以渐增多至二万云。
横滨验丝公所缘起
译日报
西八月初五日。为横滨新设验丝公所开办之期。农商务大臣。仁奈川主事。新派公所督办。各国领事。以及横滨商务公所总董。并与丝业有关系之官绅巨商。均履公所周詧验丝各机器。盖郑重其事也。查本年西四月初一日。日本新定第九十三条律。在横滨神户两处。创设验丝公所。以便丝商。无论何国人民。将其所办本地生丝。呈请公所检验。有无欺伪。概免验费。以示体恤。该公司由国家筹款设立。归农商务大臣督率办理。所有应行章程。责成该大臣妥定。现在章程已定。既周且详。其有裨益于日本丝业。良非浅鲜。其章程第一款曰。公所应检验者。 一斤数 二定衡 三缫法 四粗细 五毛胎 六绅缩力 七烧法 推原日本设立公所之意。欲使买客咸知所购之货。真实无欺耳。法至善。意至美。恨举办之晚也。钟鸣十下。官绅既已到齐。各演说毕。遂察阅权衡度量。及验丝各机器。其最精巧之处。系将丝料缫上丝盘剪成所定生丝长短之机器也。所验之丝。系十七淡尼欧。长一千码。二尺四寸为一码只重一屈兰母。十六分两之一为一屈兰母即一两重之丝。可有一万六千码之长。尤可奇者。此丝系用五六根细丝并成者也。各机验毕。官商遂午餐而散。是会也。以丝商西人华尔忒演说之辞意。最切利弊。特录于左。其辞曰。今日为横滨生丝检查所开办之期。公所督办属仆陈说。以申明此美举。试申言之。三十年来。本港丝业长进情形。皆诸公所深悉。毋庸仆赘述。惟今日在此各商。有不办丝而办他项出口货者。不得不将出口丝业。约略言之。一千八百六十七年。仆初到日本。是年出口生丝。只一万三千五百包。计值七兆五十万元。至九十五年。则加至五万六千五百三包。计值四十七兆五十万元。丝业旺。则商富而国兴。然则丝业有宜整顿之处。有关系此业之人。自应随时体察。为扩充之计。政府尤宜设法鼓励其扩充之道。夫生丝一业。本为日本工艺中之最可敬者也。何为可敬。曰。自上至下。妇人女子。莫不缫丝。既有利可取。复于身有益。岂不可敬。天下之事。百姓所不能自行者。非国家协助。不能成功。日本小学校林立乡村徧处皆是。若无学校。日本岂能有今日之景象乎。其有今日之景象也。自深谋远虑之廷臣始。名望最着者。其惟森子爵乎。有能臣而后学校设。学校设而后国势盛。中国之不能前进也。闻见少而积习深耳。此二者日本已尽革除。皆学校之功也。仆所言似于此事不切。然实斯事之本源也。
或问验丝公所。果何益之有哉。曰。利便丝业也。生丝销路。若是其广。而作弊又若是其易。非有今日所设之公所。不足以示买客无欺之据。即无以绝卖主取巧之弊。昔仆尝验丝寄至欧洲。后接来信。谓绞丝内藏有旧钉铜钱鸿毛土沙子数小袋。甚至有用伞骨撑起者。与仆理论致仆寝不成寐者数日。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幸此等弊窦。现已罕有。但尚有数事。为西商所不满意者。一丝之粗细不匀。一丝被浸水。缺短分两耳。二十年前。中国之粤商业丝者。用水灌丝。如灌其园。因此水气丝之斤数百分中短八分十分不等西商忿不能平。协请设立验丝公所。华商当日之坚不允从。正如今日之日商尚难无弊。使仆等多买若干无益之水。少收若干有用之利。现在日本已有公所。扫除积弊。跂予望之。伏承贵督办及公所委员司事诸君。名望素着。办理验丝事宜。必能措置裕如。将来于西人则随时联络。于日人则广施教导。能联络则查验迅速。当无阻滞之患。有教导则弊窦革除。可收整顿之效。欲丝业蒸蒸日上。则丝之粗细。尤必缫匀。使合买客之用。此事凡尔我经营斯业者。固知其不可不再加整顿也。再验丝之任。事繁责重。出丝忙时。日计数千包。虽忙时非常有。而督率办理。已属不易。届时议论纷纷。在所不免。贵公所惟有随到随验。不使稍有延。各商自满意也。仆等不敢有苛求于贵公所者。以欧洲验丝公所。行之已久。而办法尚有不尽善处。况贵公所之事属初创乎。欧洲丝经法国验过者。寄至意国。该国商人。每以法国公所标记之斤数粗细为不合。易地亦然。贵国现既定有验丝章程 。业丝之人。咸知遵守。以后做丝。必格外谨慎。仅此一端。已可见设立公所开销之款。确非靡费矣。将来日本丝业大兴。意中之事。仆于横滨验丝公所有厚望焉。
勤种植以广地利说
录广报
粤自海禁既开之后欧美奥非之商于吾华者无远弗届鬈发碧眼晢瘠隆准之族结辙于途路径留文迟没羽之珍充斥于市诡奇玮瓌之观于今为烈矣然而比年以来 天府空虚民食寡乏罗拙无所则榷及酒酤算及钱缗偏不闻而野有[饿](俄)莩温风始至而国有冻人于是乎心计之士皆攘腕轩眉而谈洋务冀以漏卮之塞为桑榆之收铁轨邮船商局银行之政次第兴举陬澨之氓邱樊之士咸拭目以待富强然而细民生计日见其难左藏之储益忧其匮者何也施之无其序而发之无其本也夫虞渊之水不竭于桔槔之求邓林之材不疲于斧斤之伐不揣其本而务其末吾未见有能肥其国者也故聚敛之臣圣人黜焉而务在崇本惟其本之不可缓也是以先王疆理天下物[土](士)之宜而布其利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当尧之时以弃为稷官司稼穑树艺之事以益为虞官典鸟兽草[木](本)之职迄乎有夏而白坟黄壤之异特辨其宜菁茅橘柚之微咸列厥贡即夏小正一书亦首重农务旁及果之属钜细靡遗姬周之兴尤三致意筑场纳稼纪其时烹葵剥枣着为令流火一章班班可考而周礼司徒一官于十二州[土](士)宜之种暨天下所有山林川泽邱陵坟衍原隰之数悉详书于册掌以专官其属更有草人稻人辨粪种之宜讲蓄泄之利甚至掌葛掌[荼](茶)掌炭掌[染]草之属皆隶焉则详且尽矣所以降乎春秋而虞衡舟鲛之官犹见于列国虽嬴氏之暴尽废井田然月令一书凡为杀草行水粪田美土之法在所不废是以鄠杜竹林南山檀柘陆海之饶为天下最汉司马氏作货殖列传亦谓千石枣[栗](票)千亩卮茜千畦姜[韭](非)千树橘漆其人皆与千户[侯](候)等而班史所志农家之书至十有八种以是知三代秦汉之时皆以种植为厚生之要编之甲令掌以有司作为论说垂之来许不必谓商鞅开阡陌李悝尽地力之无补于民也乃者制造繁兴机器流布民间沾体涂足刺绣纺绩之获不敌乎工作之訾于是耕夫红女皆弃恒产释故业襁至辐凑如螘之慕如鹜之趋冀于工作而取盈焉是以近者通商各口屋价腾踊百货翔贵一椽之庇一七之供较之昔者十倍其难沪渎一隅见为如是则其他可知当前佣力已形拥挤则将来可知夫度田未加少而计民未加益腹地膏腴犹未尽垦而猎食之萌日见其众若是者何哉夫亦谓业之所在甯舍劳而就逸利之所在甯贪多而务得也噫民汩于利舍其旧而新是谋盖种植之不讲也久矣
然则欲民之反其业而乐其利也亦有道乎曰教吾民以勤种植而使地无余利焉斯可矣夫劳逸之势异而贪得之念同是其所以舍种植而趋乎工作者也试于种植之事酌乎古今参以西法运机以激水制器以代耕则劳者以逸而劳者忘其劳矣化学以生之
化学治田见西人贝德礼所着农学新法电学以辅之旧岁九月间英国公论报言奥人耕犁使用电气业经辰吞脱在案至耘草耙收禾车及割禾打禾机器之使用电气者均见于赛会中其耕耙肥润之法以及散种盖土去蔓打禾诸工几无不借用电气之力其最足观者为滋补草木之法据用电气之处具报各情其所费苦工当亦不至虚耗其田园谓之电气田园尤属创闻前数年欧西格致家以电灌补草木而试其效雷母司曲勒母等分别讲求此道用电通于所散之种子及所栽草木之土地及草木土上之天气其所产红萝卜有长十七英寸径大五英寸半者美国考纳尔大书院于五年前仿照其法研究其理用电气灌入草木之种子及栽植之土地又于晚间用电光照验得其出长倍速凡生菜苋菜及红萝卜与同类之蔬果仅须寻常一半时候即已成熟凡草木经电光照竟有未出叶而先结子者惟花草用电光感之者其色不久即衰其中最要者为电感五谷同一土地之五谷其经电感成熟者其收成加多半倍四年前美国漫山秋[塞](寒)芝省之阿林登镇有老圃名劳荪者曾以电光用之园圃获利甚厚自用电灯以来所获之利百分中加二十五分至四十分不等法国所制之器由天气中收吸电气其费尤觉减省其法于栽植草木之处以线纵横安设再与一铜钱相接铜钱装于木杆头上杆端设有收电具配置磁球使不通电[木](水)杆既高则所收吸空中电气由通入园内其得电较多其法更佳其能灌润不伤草木尤为可取○报中不及备[登](灯)略注数言于此则贪者以得而贪者亦遂其贪矣然则地无论硗确而皆可变为膏腴时无论旱潦而皆可转为丰稔制器则步武乎泰西讲求则首列于农学而又广植蔬果以厚其生偏谕郡邑以广其法则[葡](卜)萄之酒不予巴黎以封殖之能事详本报养民要摺椰林之粉不让美洲以播种之利福报云椰子植至十五年之久以每株所有之粉可作面包六百磅匪特其实之磨粉可用也且其汁酿酒领之良甘其皮搓绳用之亦便查现在蕃殖之处诚无过于北美州阿利那科河口云萝葡之糖不仅法人之独得其传驻法国美领事致信于某报馆称法国所产萝葡糖极盛一年前农人种萝葡至一百七十万英亩产萝葡一千八百万吨制糖者十居五六法国农人知算者谓每亩所用田料须银二两且萝葡为用甚广汁可为糖渣可饲牛其新梗叶牛母食之长乳甚足其干梗留为冬令饲牛马之用且其叶可充叶凡田地合于种麦米者则合于种甜萝葡但泥土太结而无沙者则不宜谓法国商部大臣将萝葡根制造火酒以代灯油云 以上摘录知新报樟木之脑不第倭人之专工其制中国台湾一省多樟木制为樟脑销售颇广其造法盖取樟木之细枝嫩叶于锅熬炼成脑近时倭人又能将樟脑造成假象牙与真无异以火爇之即然且有樟脑气味历试不爽新年福报中载有装脑管理细则十五条即其本国官定熬脑之条规也闻其国樟木价甚昂每株有价至数千元者盖利厚故耳夫而后地无不毛民无不农水不苦其冽山不苦其童皞皞熙熙一岁屡丰率是道而上不富国下不富家者未之有也
矧吾中国之地实维海内之赤县神州其地处亚细亚之东太平洋之西温带之上赤道之右雨阳有时寒燠有节壤多肥美民习胼胝比岁英俄两国皆连结奸商运米出洋割剥我脂膏倾绝我储峙潜耗我民食阴启我萑苻狡诈之谋无与伦比匪特齎粮馈敌之为患靡竟也故近者鄂渚告祲东河屡决待哺之穷黎日众乞籴之筹画益难即西成称稔之区七年之蓄百不一获三之艰十室而九此诚中国之隐忧而目前之大患也然则至今日而欲阜民之财足民之食盖舍勤种植以广[地利](利地)之法而外其道无系鸣呼民今方殆而弗虑弗图彼狡焉思启者必有代吾虑之而欲起而图之者矣而岂吾中国之人必假手于夫人之力而后能息肩也耶
养民要摺
录广报
奏为条陈养民事宜恭摺仰祈 圣鉴事窃维国家之设官以为民也然数千年来于理财之道但谋所以取民而不谋所以养民使各尽其一手一足之烈而国家从而征之税之于是乎大利不兴众力不集民几不能自养而国家亦因而患贫时至今日筹之法已穷邮政银行诸端未易一时措辨有以开源之说进者或疑其迂阔而远于事情臣以为为民兴利计其效远者三年近者一年亦可谓神速矣中国地大博物万里膏腴西人推为天下第一大富之国而国用匮[乏](之)民情困苦如此则养民之道失其传也五十年来所言西法皆仅枝叶其本在富国养民而巳年此乃中国三代圣人之古法礼失而求诸野可也法国百年以前上下贫窘后乃兴种树之利严伐树之禁立劝民栽树之官遂富甲欧洲纵横四海故英美擅工商之利而法德奥意诸国其大利皆在于农中国从古重农自应以农事为急而农政之要则以开渠种树为先应请 旨明谕天下各就本省可开之水道固有之利源董劝民间妥筹兴办民力不足官助其成不得故事奉行亦不得藉端苛扰唐人讲水利元代重农政史书具在成效昭然至中国现有四大利可以立致富强者臣请为 皇上详晰言之一曰蚕桑之利禹贡九州桑土居其七今农桑之利仅存江浙则昔多今少可知矣意大利种桑养蚕垂百余年而其丝之柔洁白终逊中国西人考求始知中国蚕丝冠于各国皆因太[湖](故)之水百倍肥腴距湖稍远者则否大[湖](故)大泊皆宜蚕桑故即太湖一隅每岁之利将及万万使推之洪泽巢湖鄱阳洞庭及填池昆明等湖皆种桑养蚕如太湖之侧则数万万金之大利已在掌中矣二曰棉花纺织之利近年洋纱洋布之利销售中国者岁值六千余万金土布之利全为所夺向日西人织布皆用木棉产于美国印度两处近中国自立纺织各厂始知华棉丝长色白不及洋棉而温暖坚厚过之然洋棉每石需洋三十余员华棉则每石十余员耳故近年洋船回国出口棉花骤增至二千余万而江西安徽湖广江浙各省所出棉花尤称上品西人考求全地球人数衣布者十人中止得三人衣绸者十人中不及一人此两项利源有加无已应请 旨饬下江浙安徽江西湖南湖北云南各督抚先筹款购买桑秧沿洪泽巢湖鄱阳洞庭填池昆明等湖广行栽种劝谕民间大兴蚕利高燥之地徧植棉花责成本地绅耆详细开导提款设局官为维持然后集款招商广立缫丝织布各厂使用出之蚕丝纱布媲美洋工比及三年其收利何止万万大利所在人所必趋惟须实力实心不得假手吏胥徒增扰累此大利之在南方者其事至顺而易也三曰葡萄酿酒之利北方数省每岁销洋布四[千]万金除羊毛草帽边值银五百万金外余无一物可以相抵是岁耗三千五百万金矣民安得不贪法国有人游历北省谓自黄河以北无地不宜葡萄即奉天一省如能广种葡萄其利已可敌法兰西一国因葡萄性喜天寒最宜沙[土](士)故也查法国葡萄制酒之利岁合中国银数九万万两酒价一两税亦如之法国岁需全资酒税近日洋酒华人亦喜饮之每岁入口已千余万中国开此利源无此重税则物美而价必廉即不能尽夺法国之利而已可杜洋酒之源是为北省之民岁增数千万金之进款矣惟制酒葡萄其种类与中国异枝多实繁本大略如吴越人之种桑应请 旨饬下出使法国大臣密派专员考求此事购觅佳种雇募西人选购制酒机器来华于直隶山东先行试办逐渐推行则其事不劳而集矣
四曰畜牧之利畜牧为北方大利古有明征非止牛羊供养驼骡负重也西人剪羊毛以织呢羽收驼毳以制毡绒牛乳之类饮食必需美国之北方遂以此擅无穷之利中国如东三省热河口外七厅锡金河套及甘肃新疆等处地广人稀最宜畜牧小民愚[昧](味)创始维艰边帅疆臣又多习故安常不知通变应请 旨饬下出使美国大臣访订精于畜牧及织造呢绒毡毯之人至沿边相度然后购买机器开辟围场提款派员管理牧政数年以后美利大兴矣此二事者为北方绝大利源创办之时应先令使臣妥订延人博求良法以立中国富强之基不得敷衍因循贻误大局俟办有成效然后将其法行之内地各督抚及边疆大臣董劝商民一律兴办此利之在北方者其事稍逆而亦非难也以上四事本皆中国旧法虽参用机器兼资人工可养无数贫民即可销无穷隐患既为闾阎广生计更为国家增税厘所谓因利而利百姓足而君足者较之搜骨剔髓剜肉补疮害中于民而国终受其祸者其优绌劳逸迟速相去何如也惟中国可兴之利甚多亦甚易略即数事以例其余而大要仍在疆吏得人先集巨资力除积弊刻刻以养民为念则富国丰财之本计已隐寓其中愚昧之见是否有当谨恭摺具陈伏乞 皇上圣鉴谨奏
右摺于广报中录出不详奏事人姓名容俟探悉再登观其条陈各项为小民代谋生计即为 朝廷广开利源实为切中时宜探原立论其有裨于国计民生者诚非浅鲜果使仰邀 俞旨将原奏颁示各督抚诏令一体遵照实力奉行则民康物阜之休翘足可待 国之福也民之幸也不禁拭目俟之
说橙
新会梁启超撰
西人之言曰。欧洲之地。上彻至肥。下彻至硗。计其中数。每亩岁产之物。值银四十七两。而法国沃衍之菜圃。每亩岁产。有值银至七千五百两者。呜呼。何其盛也。西人又言曰。凡地在离赤道二十至三十度之间者。其所出物。与四十至五十度之间者相较。约如六五与三五之比例。吾准是之。中国每亩岁产之值。其中数约当得九十。两。吾粤人也。所知者。粤中再熟之地。用以艺谷。每年值银中数。不过六两有奇耳。西人又言曰。凡上农之治田也。必察其土宜。而慎择其所植。同一地也。所植之种。为贵为贱。其产值之相悬。乃至如一与一百二十之比例。吾以是之吾县。植物之大宗者。艺谷之外。曰桑。曰烟叶。曰蒲葵。曰柑橘。曰橙。盖植柑橘之利。三倍于艺谷。植蒲葵之利。五倍于艺谷。植桑之利。十倍于艺谷云。烟叶之利未得确数新会之橙。天下之所闻也。老农为余言。植橙之地。凡亩而容百五十株。凡株得橙中数可二百实。一实重率。在三四两之间。畧五实而为一斤。每株年可得四十斤。每亩年可得六千斤。就橙地市橙。常年中价。每百斤而值九两。一亩之值。殆五百四十两有奇云。与艺谷相比。其率盖若一与九十矣。老农请言植橙之费。吾县濒海。凡种植家皆筑围以避潮。围内为。资畜泄焉。此为第一义。其费每亩为二两四钱。地为田令。田令有小濠。此为第二义。地之费。每亩八钱。开濠如之。买树为第三义。每树一株。值银三分六厘。每亩之费。为五两四钱。吾县之田。每年中价。二两四钱而赁一亩。其初植之第一年。田主重征之。率亩而加三两焉。此为第四义。都其总数。初植之第一年。凡亩而费十四两八钱。一切备矣。橙五年而实。向言亩值五百四十两有奇者。六年以后之事也。老农又为余言。田艺谷既久。其土涂。于新树最不利。而番薯最宜。故第一年必植薯。植薯之利。每年可三两六钱。新树畏烈日。自第二年至第五年。必间岁植蔗及瓜豆芋栗之属以扞蔽之。植蔗之利。年可二十两。植瓜豆之利。年可十四两。其视艺谷所获。已一倍至二倍矣。围堤内外。树以杂果木。堤外二排。一蒲葵。二水松。堤内三排。荔蕉桃李。相间树之。可以畜鱼。濠可以艺禾。橙下余地。可以植蔬。六年以后常年经费。赁田之租。每亩二两四钱。粪田之用。每亩三两六钱。治田之工。每百亩仅用四人。惟植橙用工特少橙熟收实时则雇散工耳每年中价。人约十二两。一切取之于围堤濠所出之物。恢恢然有余矣。故植橙百亩者。六年以后可以不费一钱。而坐收五万四千两之利。尽吾县可耕之地而植橙。岁入可骤增一万一千万。埒国帑矣。余语老农。若胼而手。胝而足。终岁勤动。而惟于岁值六两之谷是艺。舍多就寡。舍逸就劳。抑何傎矣。老农语余。县官岁以橙贡天子。岁十月。差役大索于野。号为贡橙。罄所有乃去。百亩之橙。一日尽之矣。故今日新会之橙。将绝于天下。
渠树
陈次亮
北五省之地平坦沃衍数倍东南三代以前物产之丰饶人民之富庶风俗之敦庞天下无与为比唐宋而后户渐少俗渐悍性渐愚乐岁无仓箱而年有沟壑神京廪给悉仰南方饥馑洊臻朝不保夕者何哉水利废而河患增地力瘠树畜之道阙然不讲故耳比岁以来山西之赈二河南之赈一至于顺直山东之赈则至再至三惟陕甘地处上游渠工尚在间遭旱潦不甚为灾此外各方几于无岁不饥无人不赈宵旰劳于上百官众庶劳于下北省之民亦蚩蚩然蹙蹙然延颈举踵若婴儿之待哺然者赈则生否则死赈则存否则亡不惟非三代之遗抑亦汉宋之哲相英君所不及料也夫焦头烂额固不如曲突徙薪也亡羊补牢究胜于临渴掘井也井田不可复而沟洫必可渐兴补助不易行而树艺必宜亟讲开渠种树周官治世之良规实今日救时之要药也自沟渠湮塞百川灌河伏汛巨流怀襄垫旱则千里赤地滴水无余矣自山泽禁弛树木斩伐殆尽重以捻回之乱萌无存土膏既枯泉流胥涸郑工塞决求一拱把之木不可得万里中原风沙茫茫几同塞外西人有种树致雨之说地气通而天气降理或然也此二事者患常相因而利常相辅偶有建言及此则相率而迂之笑之徒嗷嗷然议蠲议赈利人之死以博名高乎谓宜饬下北省督抚查明各属沟渠若干昔存而今废者若干山泽若干昔禁而今弛者若干泉流若干昔通而今塞者若干林木若干昔有而今无者若干应修者修应禁者禁应浚者浚应种者种民力之不足以官助之民志之不一以法齐之虑经费之难筹则移诸赈虑胥役之难恃则倚诸善绅以文告牖其先以奖劝持其后以勘验考其成官吏之厉民者有诛虚应故事者有罪重赏严罚督过劝功救灾于已然不如防患于未然之为功大也出民于水火何如登民于席之为惠多也课以耕桑予以乐利即以免其灾歉救其死亡十年之间井里桑麻水旱有备虽给数勺之米一杓之粥有腼然其不受者夫而后赈捐可省河患可平康乐和亲兴养立教即以复三代圣王之盛治而无难矣
山林论
译日报
东京日日报。论山林一篇。本为日本立说。然山林之政。天下均不可少。兹译录之。俾秉钧者知所抉择焉。论曰。本邦林制。不备者久矣。在昔幕府诸侯。设法禁伐林木。及行王政。废诸侯。山林之制。亦有败坏。而新制未备。尔来二十有余年矣。其在民林。则有滥伐不堪之弊。其在官林。不免盗伐放火之害。而森林日即荒废。将届其极。夫山林者。雨水所源。山林荒废。即与霖雨洪水。相为关系。宜夫近年以来。水害荐臻。春雨秋霖。洪水泛滥。殒民生。縻国帑。为极大矣。是虽由河政之不修。而河政也者。必与林制相待。始完治水之功。则焉得归罪于河政之不备哉。呜呼。山林荒废如彼。而招此洪水惨祸。则其咎果谁执乎。夫拘目前之利害。而忘永远之计。是常人之恒情也。滥伐之弊。有谁不明。植树造林之益。亦有谁不知。明知焉而不能为之。是为常情所制也。苟设可由之法。立可则之度。不使民趋一时之利欲。而保护永远之利益。以立国家之长计。岂非治国者当务之急乎。意我政府。亦非不解当务之急也。试观明治十一年三月。内务省令。十五年二月。及十七年二月。太政官令。则可知其意矣。然是徒发令耳。至其实情。则果有何等功效乎。滥伐山林之多。显然不可掩焉。窃思频年水害。实由于此。则足信我国政府于山林之政。视若等闲矣。然则森林之荒废。与治水之颓隳。其罪不归于政府。又将谁属乎。今第十次议会。近将开院。闻政府欲提森林法案于议会也。余虽未知该案何所制度。聊欲先述所见。而问诸朝野也。曰。凡林制所宜。究其归极。厥有二者。曰保安国土也。曰增殖林产也。是为握要耳。抑森林荒废。山野秃裸。树木材用。供给缺乏。则建筑房屋。修整铁路。架设电。构造船舶。以至百般工艺。何由取材哉。苟其材不足。则不得不仰给于外国也。可无论已。然交易有无。本为理财之要义。即至仰材木于外国。亦未足为忧也。惟本邦情形。畅茂山林。殆半国中。况山林形状。倾斜迤逶。颇为营林之佳地。且又四面环海。河道贯流。于搬运材木。便捷且利。妙不可言。岂非天锡我邦之富源乎。然不务保护增殖。徒任其荒废。以暴殄天惠。非智者之事。是当以林制为重也。然专以此为重。而至忘保安国土之所以为重。盖亦误事。其本末轻重。为政者亦宜三致意焉。
何谓保安国土。曰森林能扞止土沙流出。曰能涵养水源。曰能防风潮。曰能防备洪水。曰能除避水害。曰能防遏大风飞沙。曰能防止颓雪坠石之灾难。森林之能利物如斯。保安国土。莫要于此。然则保护森林。以讲至当之道。为最要也。若保护之道未备。林政不举。则一朝风雨。忽致洪水泛滥。殒没无限民生。国帑私财。销耗巨万。驯至萎靡农桑。阻工业之兴盛。遏抑商业之畅销。盖有不可殚述焉。山林之政。关系于国运之消长如此。况其于生也。于国郡境界也。于行船之记号也。船在海上见山林便知行船方位于名胜古蹟之风致也。又于沿岸林薮。能使渊鱼类聚也。亦不可不设法保护。固无论已。于保安国土不可少之山林。宜保护周到。禁其采伐也。固然矣。若其山林属民管者。民亦宜减杀一己之私利。以殉天下之公益。是国民之公义也。即宜禁私自滥伐其树木。虽然。民人本顾自家之利益何如。故山林属民所有者。即使国家免其租。而禁其滥伐树木。则民人之利益。或有减色焉。则其顿生嫌恶。亦未可知。是则不如国家广出赀财。购此种民管山林。以谋保护营林之事。庶几无损民人之利益。而成保安国土之实也。况保安国土。购为国家专管。亦理之所当然。既以保安国土不可少者为国家专管。则于其可少之山林。宜移国家所专管者。为民人之所管。以任其采樵。抑政府专管之森林众多。则产物众多。亦足以增国库之入也。若政府购得民人专管森林。而私其利。最为可恶。是假美名而夺民之利矣。岂可不知警哉。况今日称为国家专管山林者。多是往昔社寺所管之山林也。其不然者。多系或称官有与私有。无确证可征者也。故如彼盗伐官林。又或放火官林。虽出于不满意官林之心。又未必不由于往昔习惯。准许采樵之故也。然则于保安国土无关系之山林。宜贱价卖于民人。以任其意。庶山林之吏与地方民人。可畧解其不平。况且得以增殖一町一村之财产。并能助自治制度之兴盛也。诚如此。则国家宜以所得之银购民管山林。且一举而两得也。夫收利之业。与其政府为之。不如使民人自为之也。何则。民人本明于见其利。不如政府官吏。多近姑息也。民人既得植树管林之利权。其繁者伐焉。者植焉。按时计期。以入山林。是亦林政之举也。或曰。苟如此。则民财告乏之时。恣伐林木。以为后患如何。曰。不须忧此也。国家已有法制。谓森林法严定此等事情。盖亦备矣。虽然。民林宜购者若干。官林宜卖者若干。是政府所宜稽查焉。